以“融合·創新 讓教育點亮每個人”為主題的GES2018未來教育大會,日前在北京開幕,大會以“學校與社會”“教育與科技”“區域與全球”為核心議題。來自全球學術界、政界、商界的800多位嘉賓匯聚一堂,就教育公平、供給側改革、教育評價機制創新、教育與人工智能等焦點問題進行探討。
與社會攜手推動普惠教育
教育部副部長朱之文在大會上說,教育變革不僅包括教育觀念層面的變革,還包括教育內容方面的革新、教育制度層面的重構。
在促進教育公平的過程中,學校與社會均為重要主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理事長李偉說,面向未來的教育,特征之一就是應該更加普惠和公平,普惠、公平的教育保障機會公平,要更加重視發揮教育促進社會公平的作用,重視教育資源分配的均衡化,保證每一個人都獲得平等的教育機會,使教育成為推動包容性發展的強大動力。
作為本次大會重要的主辦方,教育科技企業好未來教育集團始終秉承“教學教研是核心,信息化工具是支撐,制度機制是保障”的核心理念,將優質的資源、平臺、服務、應用與師生成長管理相結合,配合智慧教育云平臺,力求實現學校教學減負增效和信息化的常態應用。通過人工智能與大數據驅動,好未來教育集團助力區域和學校提升公平有質量的教育水準。如今,河南嵩山,云南昌寧、文山,廣東佛山等都與好未來教育集團合作,借助智慧教育技術和手段,助力教育公平,提升教學效率。好未來教育集團也始終關注教育扶貧以及城市大病兒童教育問題,希望借助自身優勢,用科技賦能教育,用心助力公益。
創新推進教育與科技結合
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正在催生教育新業態,融合創新將成為教育行業的全新亮點。
李偉在發言時表示,未來,信息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已成為必然趨勢,這將極大豐富教育資源和手段,緩解教育資源不足、分配不均等問題,并逐步消除學習的時間和空間限制,使個性化、交互性學習等現代學習方式成為可能。
“教育需求的變遷是中國教育進步最原始的推動力,而中國家庭教育理念的變遷也在不斷推動著教育創新。”好未來教育集團總裁白云峰介紹說,自成立之初,好未來就一直在研究學習的科學,幫助學生更科學地學習。今天的好未來,已經擁有5000名研發人員,每年投入10多億元的研發經費,并在全球范圍內與6所高校建立了聯合實驗室,聚焦計算機視覺、語音處理、自然語言處理及數據挖掘等前沿技術應用,給予每位學生個性化的關注與互動,提供基于課堂過程的教學效果智能評測與反饋的WISROOM智慧課堂解決方案;對教學過程進行基于情感、互動、知識傳授有效性等多方面的建模研究。
“無論科技多么發達,都需要老師用靈魂和愛為教育注入生命力,喚醒學生心底的自信和成就感。科技的進步,讓老師得以從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來,把更多精力放在育人上。”白云峰強調。
加快與國際權威機構合作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培養新一代創新型、復合型國際人才成為教育的重要使命,這也是本屆大會聚焦的重要主題。
在教育國際化的進程中,一些教育企業加快與國際權威機構合作,投資國外優質教育企業,拓展國際教育戰略布局。近年來,以“教育+科技”為路徑,好未來陸續投資了密涅瓦大學、奇點大學以及都都數學等海外公司。今年12月,好未來全資收購以色列少兒編程品牌“小猴編程”。同時,好未來與牛津大學達成戰略合作,引入英語學習“牛津方案”;攜手美國國家地理學習出版社,讓中國孩子超越語言看世界;與斯坦福大學進行戰略合作,推動人工智能產品落地。
隨著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的不斷深化,迫切需要推進教育融合發展,更新教育思想理念、學校組織架構、人才培養模式、課程實施方式等。在這方面,政府、學校、社會組織、媒體、企業應匯聚力量,形成合力。
朱之文在大會上說,在互聯網時代,盡管教育的形式變得多樣,不受校門和國門的約束,但教育必須始終立足特定的國家的歷史傳統和文化脈絡,致力于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責任擔當和國際視野。
XuYiedu.cn聲明:此消息系轉載網絡,XuYiedu.cn(盱眙教育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不代表XuYiedu.cn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