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2月5日電 近日,中國教育學術年會第三十一次學術年會期間召開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學校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微論壇圓滿落幕。會議期間,北京中學、人大附中朝陽學校、北京實驗二小及武穴實驗小學分別就“中華文化尋根”研學課程建設、傳統文化教育和語文學科深度整合、傳統文化進校園、小學書法教育實踐探索分享了各自的經驗和做法。
中國教育學會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張鵬舉認為,傳統文化與課程體系的融合并不局限在語文等文學類學科,它是全學科教學的融入。融合課程是今后課程發展的趨勢,要從學校文化體系的建構、校園文化氛圍的營造、課程整體設計、具體教育教學活動實施、家校一體化等多個方面來達成。
首都師范大學現代教育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王陸認為,傳統文化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需要頂層設計,其中首要的是觀念的變革,包括教育觀變革、學生觀變革、資源觀變革等。這些變革會推動渠道、內容的變革,最終真正迎來教育教學創新。
教育部原國家副總督學、中國教育學會學術委員會顧問郭振有指出,我們培養人,是知識教育,更是價值教育。傳統文化教育要滲透于所有課程,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雄強剛健、深厚蘊藉、溫柔敦厚、聰敏靈秀的人。
據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學校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微論壇是中國教育學會第31次學術年會眾多論壇之一,旨在深入探討傳統文化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難點,以及基于實踐探索的解決方案。(劉婧婷 羅天林)
XuYiedu.cn聲明:此消息系轉載網絡,XuYiedu.cn(盱眙教育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不代表XuYiedu.cn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