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jmgwo"><ins id="jmgwo"><u id="jmgwo"></u></ins></samp>

  1. <progress id="jmgwo"><bdo id="jmgwo"></bdo></progress>

      1. <progress id="jmgwo"><bdo id="jmgwo"></bdo></progress>
      2. <progress id="jmgwo"><bdo id="jmgwo"></bdo></progress>
      3. <tbody id="jmgwo"></tbody>

        <samp id="jmgwo"></samp>
        盱眙教育網

        被污名化的中職生: 教育體系應更開放,照亮“差生”的前路

        2018-11-14 03:35:11
        過去的教育取向與考試制度給中職學生貼上“差生”標簽,如何增強中職學校的吸引力,不讓高中教育變成單純的預備教育和應試教育?專家建議,應該推動整個教育體系變得更加開放,包括讓職業教育體系更加開放,讓學生能夠在不同的教育體系之間流動。

        上初三時,家在貴州省六盤水市農村的王亭(化名)父母離婚了,這對他是個不小的打擊。讀了半年高中后,王亭選擇退學。“如果考上一個一般大學,那就是去玩,還不如來職校學些有用的技術好。”他說。

        王亭現在一所中等職業學校就讀工程造價專業,他對未來有比較清晰的規劃:拿到中職畢業證后去考造價師資格證,然后繼續讀大專,拿到高職畢業證后去考工程師資格證。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近日發布了“中等職業教育贏未來計劃”(以下簡稱“贏未來計劃”)的階段性報告。贏未來計劃于2016年啟動,對廣東、四川、貴州、河北等地的31所中職學校開展干預和研究工作。

        “中等職業教育是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的重要保證。”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王繼平在11月7日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等職業學校目前占高中階段學校總數的40%。

        “應該推動整個教育體系變得更加開放,讓學生在不同教育體系之間流動。哪怕一個學生選擇了中等職業學校,但是如果想去高考,他也可以去參加高考。”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方晉說。

        背負心理壓力的中職生

        王亭并不能代表全部中職生。在他周圍,很多中職生并沒有對自己學習生涯和未來就業的規劃,甚至連學業都不再堅持。就讀物流管理專業的蘇史齊(化名)說,班里開始有14個人,現在只剩下7個。

        和王亭、蘇史齊一樣進入贏未來計劃調研視野的中職生有共同的鮮明特征,他們來自偏遠農村,經濟條件和學習基礎很差。在中考時,他們是老師、同學眼中的“差生”。

        贏未來計劃階段性報告顯示,31所試點學校的學生中,中考成績平均為323分,低于中考總成績的一半。校長、老師、社會上對他們的評價很低,甚至存在污名化和偏見。他們成長環境不利,貧困、落后、問題家庭、留守、流動、輟學等這些標簽一直與他們緊密相連。

        試點學校的調研顯示,8.7%的中職學生處于情緒異常狀態,25.7%的中職學生有抑郁癥狀,在親社會方面,有9.9%的中職學生處于極低的異常狀態。

        “過去的教育取向決定了學生是以上大學為主要的學習目的,那么就一定要上普通高中。考試制度又對學生進行了分流,學習成績好的上普通高中,學習成績差的上職業學校。這會給上中職學校的學生貼上標簽,甚至學生自己也認為自己是失敗的,至少是學習方面的失敗。”方晉說。

        2010年至2017年,我國中等職業學校規模由1.45萬所減少至1.09萬所。我國中等職業教育院校的在校生人數在2010年達到頂峰后也逐年下降,2017年降至1592.10萬人,但仍占高中階段在校生總數的40.10%。

        “這并不是壞事,就是要讓辦學質量差、招生少的學校被撤并。但是客觀上也帶來了問題,農村學生長途跋涉去別的地方讀書的成本太高,所以在基層還是要保留一定數量的中職學校,不能把所有資源都集中到示范校去。”方晉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

        “中等職業學校是高中階段教育的基本形式之一,沒有中職學校,就沒有高中階段教育的多樣化發展。”王繼平說。

        打通不同教育體系的隔膜

        在芬蘭,同一所高中的學生,如果想上大學就學習文化課程,如果想工作就去考一些職業認證。我國目前已明確提出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應該如何鼓勵學生進入中等職業學校?

        “增強中職學校的吸引力,就要增強它的比較優勢。要把中等職業教育辦成就業有優勢、創業有本領、升學有渠道、終身發展有基礎的教育。”王繼平說,不要讓高中階段教育變成一種單純的預備教育和應試教育。

        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生均教育經費已有大幅提升,但比國際上職業教育發展水平較高的國家還有很大差距。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建議,各級有關部門應積極建立經費保障機制,實現中等職業教育生均教育經費支出達到普通高中的1.5-2倍的目標。

        “我覺得應該推動整個教育體系變得更加開放,讓學生能夠在不同的教育體系之間流動。哪怕一個學生在高中階段選擇了中等職業學校,但是如果想讀本科也可以去參加高考。或者一個學生上了高職院校,有一天想去讀本科也能去讀本科。反過來也是一樣。”方晉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

        “目前有些流動是順暢的,比如說普通高中的學生可以去讀中職或者是高職。但是,另外一條路就不是那么的順暢。”方晉說。

        “還有很多已經工作的人想回來學習,接受正式的職業技能教育。我們要讓職業教育體系更加開放,因為未來隨著AI等新技術的發展,對技能的需要、職業的轉換速度會非常快。”方晉告訴記者。

        然而,贏未來計劃的調研顯示,對于人工智能,很多中職生表示“不知道是什么”。往往一個班里只有寥寥幾人有自己的電腦,甚至學習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也沒有。“因為宿舍沒電,有電腦也沒法用。”

        讓中職學生學習基本的科學素養已成為國際趨勢。摩根大通與國際勞工組織合作,支持東南亞地區的女性職校生學習STEM課程。“以前相對來講,這些地方的女學生學習STEM課程的比例比較低,這就收窄了她們的就業途徑。”摩根大通全球慈善亞太區主管、執行董事徐丹說。

        “在人工智能越來越推動技術進步、取代人力的情況下,職業教育有一點很重要,即學習怎么樣去學習。此外,團隊合作、批判性思維、怎么樣去適應新的環境等軟技能(Soft skill)也至關重要。”徐丹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
         

        XuYiedu.cn聲明:此消息系轉載網絡,XuYiedu.cn(盱眙教育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不代表XuYiedu.cn立場。

        2020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