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提交了《關于保障貧困地區兒童課外閱讀消除城鄉閱讀鴻溝的建議》。由于中西部貧困地區的鄉村兒童閱讀資源整體匱乏,實際課外閱讀數量、時間和頻次遠遠低于城市兒童。
因此,俞敏洪建議:第一,國家應設立專項經費支持,在貧困地區建設鄉村學校圖書館(室);第二,利用互聯網技術,在鄉村學校設立電子圖書館(室),購買和更新適合兒童閱讀的各類數字圖書和數字閱讀器;第三,建議在貧困山區由專門的閱讀指導教師開設課外閱讀課程;第四,政府與民間公益慈善機構聯手,根據教育部推薦的《中小學生分級閱讀指導目錄》、《全國中小學圖書館(室)推薦書目》采購圖書,捐贈給貧困地區的鄉村兒童或其家庭。
第一和第四條建議,政府一直在努力,并且建立鄉村圖書館與圖書捐贈方面,民間慈善機構近年來發力不少。比如滿天星青少年公益發展中心,由該中心和由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廣州市婦聯、廣州圖書館、京東公益聯合主辦的童書樂捐計劃,攜手各企事業單位、學校、公共圖書館、社區和媒體共同參與,為欠發達地區鄉村小學開展童書回收和新書善款募集的大型公益活動。該計劃舉辦四屆以來,截止至2018年已累計募集有效圖書180,171本,受益學校369所,受益師生超過10萬人。
無獨有偶,全國政協委員、網易公司董事兼首席執行官丁磊也有相關提案,他建議,利用“AI+互聯網”技術把優質教育資源同步到貧困山區,例如直播、VR、人工智能等智能教育技術,消除城鄉教育鴻溝、消除貧困代際傳遞;他還建議普及智能設備的兒童模式,減少孩子對智能設備的過度沉迷。
顯然,一個明顯而有趣的現象是,近年來的委員提案,含金量較高的提案越來越多,而且對同一個話題的提案,其內在相關性在加強。這有別于以前一些拍腦袋提案或是海市蜃樓式提案,那種提案博得了一時的噱頭,但卻使整個社會喪失了一次絕好的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案的時機。以上兩份提案核心都聚焦于兒童閱讀與消除城鄉教育鴻溝,問題的提出本身就令人激賞。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已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最為突出的結構性矛盾,而消除城鄉不平衡的解決方案并不僅僅在經濟方面,教育可以授人以漁,從源頭解決鄉村的貧困代際傳承。
一方圖書館會溫暖一方人,對于鄉村兒童而言,留守問題與貧困問題經常是相互交織的,為他們的精神世界帶去及時的食糧,應該是全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尤其是,在我國實施鄉村戰略的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強調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和組織振興。鄉村振興的含義不僅僅是農村農業優先發展,更是鄉村的全方位的振興,這不僅在經濟方面,也包含精神方面。對鄉村兒童學習習慣與受益一生的閱讀習慣的培養,必將對其今后的終身學習帶來積極影響,而這將有利于鄉村振興中的人才振興,盡管這些兒童未來并不必然會在鄉村生活和學習,但是他們中的部分可以重返鄉村振興家鄉。
把優質閱讀資源和教育資源同步到貧困山區,這是正確的方向,首先應該鼓勵各類公益機構加大行動力度,可以從稅收與當地政府合作方面不斷給予他們支持,讓他們行穩致遠。第二,借助技術革新的力量,不斷實現教育資源同步,可以通過財政支持來鼓勵城市里的優秀教師開設公益性質、素質教育性質的在線課程,分享給鄉村山區的兒童與青少年觀看,同時,網絡授課和AI技術的有效結合的智能教育,能夠打通教、學、練、測、評各環節。不過,這些僅靠民間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需要政府增加資金投入,采購設備與協調資源,國家應設立專項經費支持。最后,在國家為中小學生減負的背景下,對素質教育和義務教育的重點向培養閱讀習慣的方向傾斜,無疑是需要極度堅持的前路。
XuYiedu.cn聲明:此消息系轉載網絡,XuYiedu.cn(盱眙教育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不代表XuYiedu.cn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