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同仁醫院眼科中心主任王寧利對于青少年近視眼防控這一當前的緊要問題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未來網·中國少年報北京3月3日電(記者 李奕磊) 3月3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開幕之前,委員通道率先開啟。來自不同界別的全國政協委員們現場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青少年近視眼防控、西湖大學發展情況等有關青少年健康、教育的話題被頻繁提起。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同仁醫院眼科中心主任王寧利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同仁醫院眼科中心主任王寧利對于青少年近視眼防控這一當前的緊要問題給出了自己的看法。王寧利指出,“近視眼防控沒有神醫、也沒有神器,必須是國家戰略,全民行動。”王寧利稱我國近視眼的發生有三個特點:小、深、高。小就是發病年齡越來越小,在幼兒園5歲、6歲的小孩就有近視眼了;高就是患病率居高不下;深就是深度在加深。王寧利委員還分析稱,防控近視的主戰場應該在學齡前,小孩子在學齡前應該有100-150度的遠視儲備。如果小孩子在幼兒園把這個遠視儲備都用完了,到了小學肯定會近視。他同時表示,全社會應一起行動,只有通過綜合治理,多項技術綜合使用,多個部門一起發力,近視眼才能得到控制。
西湖大學發展情況也是當下的一大熱門話題。今天,全國政協委員、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通過委員通道對西湖大學的發展做出了詳細的介紹。施一公表示,西湖大學的誕生不僅是時勢之變,更是教育之需。他對媒體說道:“西湖大學誕生發展是建立在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土壤之上,是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產物。建國70年來,尤其是過去二三十年,國家長期堅持科教興國的戰略,高等教育迅速普及。僅僅過去兩年,西湖大學收到了數千份申請,所聘請的教師80%都是國家培養輸送出去的優秀學子。”此外,施一公還特別指出,尖端核心的技術應該是通過我們自己來創造,未來中國教育努力的目標和方向也應該是培養更多更優秀的、富有社會責任感的拔尖創新人才,而這也是西湖大學創校的根本宗旨與使命。
XuYiedu.cn聲明:此消息系轉載網絡,XuYiedu.cn(盱眙教育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不代表XuYiedu.cn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