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首場委員通道在人民大會堂一層中央大廳北側舉行。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中國高等教育問題答記者問。
他表示,西湖大學的誕生和發展是建立在中國高等教育大發展的土壤之上,可以說是中國高等教育發展到今天的必然產物。
施一公說,過去一年我和很多同事一起正在全力以赴創辦西湖大學,這是一所社會力量主辦、國家重點支持的新型大學,我們的目標是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為什么西湖大學有這樣的底氣?因為西湖大學的誕生和發展是建立在中國高等教育大發展的土壤之上,可以說是中國高等教育發展到今天的必然產物。
他談到,建國70年里,尤其是過去二三十年,國家長期堅持科教興國戰略,高等教育迅速普及。過去兩年,西湖大學收到了來自世界各地6000多份申請,擇優聘用了近百位世界級科學家,80%以上是中國自己培養、輸送出去的優質學子。
他還表示,西湖大學不僅是應時勢之變,也是應教育之需。
“眾所周知,中國科學技術已經取得長足進步,根據我很多年經歷以及調研感覺,我國在基礎研究領域還有很大差距,還要更多原創和突破,我國的原創性研究還不能完全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可以這樣說,尖端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必須也只能靠我們自己去創造。”
“我們需要培養更多配優秀的富有社會責任感的拔尖創新人才。對我而言,這是未來中國教育努力的方向也是西湖大學創校的根本宗旨。”他強調。
曹夢雅 范思憶 北京報道
XuYiedu.cn聲明:此消息系轉載網絡,XuYiedu.cn(盱眙教育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不代表XuYiedu.cn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