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北京大學的霍倩倩,在校業余時間兼職家教,并用過來人的經驗,陸續幫助了許許多多名高中生,走出迷茫!
其實,很多高中同學的原因,無外乎上課聽不懂、下課學不會,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陷入無論多努力,就是學不會的惡性循環怪圈!添加學姐微信:xkbjy2017,即可免費獲得《逆向學習法》等精彩視頻課程,逆向學習法這個視頻課,揭示了普通學生如何運用逆向思維學習法省時省力,快速成為學霸的成功秘笈,其實很多孩子并不是沒有能力取得高分,而是從一開始選擇的道路就不對,一定要從根源解決問題。
筆者是一名高三數學老師,輔導畢業班今年已是第十年,今天偶然看到網上還有不少家長朋友問到底怎么才能學好數學,這個問題十年之前有,現在仍然有。
根據我自己的發現和總結,超85%,甚至比例更高的的高中生,在學數學時都會遇到下面這4個問題:
1.數學成績常年處于50-90分,自己想用功卻沒有方向,成績始終原地踏步,也許有時候忽高忽低,但基準線仍舊是50-90…
2.做數學題沒方法、沒思路,只能用公式“生搬硬套”,一遇到復雜題型瞬間就懵,根本不知道如何下手,做題速度超級慢,有的甚至慢到一定程度,一晚上時間做不了幾道題…
3.課上聽老師講例題一聽就懂,課后自己做例題拓展卻一做就錯…
4.數學成績想要突破120+,但自己卻一點點進步都沒有…
?最近有讀者給學姐留言:我今年剛上高三,上課認真聽講,放學認真完成作業,每天學到凌晨1點,周末出去補課,我不看電視,不玩手機,不打籃球,我的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學習上,我以為只要認真,只要努力,就會有收獲。可是成績卻始終停滯不前,而那些每天吊兒郎當的同學,隨意看看書本,隨便做幾道題,就能名列前茅,師姐,真的是因為我沒有天份嗎。我真的已經足夠努力了!
我說:我給你發了《逆向學習法》視頻,你可以看看。
我接著說:我發現很多同學學習都非常認真,但有幾個致命的問題,我稱之為“思維怪圈”:
1.“驢拉磨”。只知道低頭苦學,老師讓干啥就干啥,每天忙著寫作業,不管會不會以及自己缺什么,老師講的統統努力去學,完全沒有自主性。
2. 好高騖遠,不切實際。死摳難題,覺得難題能夠彰顯自己的水平,結果簡單題不會的一大堆,導致難題得分少,簡單題丟分多,成績差的唯有淚千行。
3. 缺少應試技巧,吃力不討好。要么不會高分應試套路,明明可以輕松拿到的分卻得不到;要么使用最笨的方法解題,解題速度極慢,答完卷的可能性好比中彩票的概率。為什么他們出現這些問題?是學習方向出了問題!
天分加努力并不等于成功,方法才是關鍵。隨便看看書?隨便做做題?不存在的。化學書里只有50%的題會出現在高考中你知道嗎?他們用了你一半的時間卻比你多學了數倍的“有用”知識。數學三年只需要做600道題就能120+你信嗎?他們做通一道題,相當于你沒有頭腦的做了100道題。
沒有方法,事倍功半,找到漏洞,事半功倍。想要獲取這些學習方法,現在高中生和家長都可以加學姐微信:xkbjy2017,除了《逆向學習法》視頻課外,還有《高考怎樣搶分》《高效做題法》等海量學習課程,還有電子版學習方法、學習技巧、知識點大全,能幫你高考提高50分以上,考一所更好的大學。
學姐也是高考的過來人,也曾經受過別人的幫助,現在想要傳遞愛心,繼續幫助學弟學妹,所以學姐的視頻和資料都是免費的!有什么學習問題也可以問學姐!動動手,加上學姐微信,可能會改變你的命運哦!
我通過對2018屆、2017屆、2016屆畢業生的數學成績分析后發現,出現上面這4個問題的學生,高考時數學成績90%不理想,有的甚至只能考到70分或更低,如果正在閱讀本文的你是一名高中生,你可以現在就問問你自己,這樣的成績,你能接受嗎?
如果你現在數學50-80分,那一定是數學知識點模糊不清、甚至沒掌握,上課時根本聽不懂!
如果你現在數學80分-110分,那一定是做題慢、不細心,缺少數學邏輯思維,不會用解題技巧,一遇到中高難度“變形題”就懵!
如果你現在數學110分-135分,那一定是壓軸大題沒思路,不會做!
其實無論哪種類型的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都是一樣的,那就是當初學的時候一定要學好,學好包括知識點和方法的四大方面
學的一定要全面,絕對不能殘缺不全
學的一定要深度,絕對不能蜻蜓點水
學后一定要總結,總結才能清晰升華
學后一定要應用,做題才是根本之道
很多同學每次考試之后,總說自己沒考好,絕大部分原因就是因為沒有學好,只是自己不愿意承認罷了,這部分人更愿意把原因歸咎于自己不仔細,馬虎了等等,我想說,你自己沒有學好,你就不應該考好,否則怎么對得起那些學得很好從而考的也很好的同學呢?學的不好,老天爺本身就不應該讓你考好,這才是對的!
我自己也講了很多網課,學過的同學反映不錯,自己感覺也還不錯,如果你想學習,可以看看,可以私信我了解詳情,僅限高中數學。
XuYiedu.cn聲明:此消息系轉載網絡,XuYiedu.cn(盱眙教育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不代表XuYiedu.cn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