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學樂云數據,專注于K12教育信息化平臺開發與運營的學樂云2018年估值為10億美元,學樂云創始人及董事長陳冬華的一席話“教育信息化如沐春風,對于學樂云而言最難的時間已過去,他并未感到很大的壓力。”更讓很多人對學樂云產生濃厚興趣,這家企業是如何做到的。
有17年中學物理教學經驗的陳冬華說,三、四年前推出了學樂云平臺初始模式,那個時候確實沒有這樣的項目,當然也沒有收費的政策,4年前推出的學樂云初始模式不是讓學校購買軟件、設備,而是服務。經過幾年的嘗試和研發,以及教育部各項政策的推出,他認為機會來了,如沐春風。
陳冬華提到,目前市場上不斷涌現的各類教育行業集成商,并沒有一整套的數字校園數據化運營和應用解決方案,用戶之間、各項應用之間的各項數據沒有打通,打通分散的平臺和資源,需要比重建花費更多的時間和成本。學樂云平臺致力于打通政府、教育局、校長、教研員、教師、學生、家長等各個角色,圍繞教學展開,把常規工作信息化,并變革教學模式,用大數據真正提升教學教研水平。
陳冬華以課堂提問、作業等具體教學環節為例,說明了現在課堂出現的各種問題:課堂提問、為什么提問,每堂課被提問的學生總是少數,這對學生來說是不公平的,導致有的學生會被忽略,但是這個問題可以從技術上秒解決,通過大數據的反饋照顧到每一個學生被提問的頻次,而且是針對學生真實情況的互動,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感。
再比如作業審批,以往是老師在第二天給學生們分別打分或寫評語,但這是不及時的,并且老師也很難關注到每個學生從作業上反映出的問題,給出的評價也只出自老師個人,難免比較主觀,日積月累,學生在學習中的問題就產生不可逆的結果,導致部分學生無法及時解決問題提升能力而學習落后。學樂云是通過大數據及教學工具的結合,學生做好的作業可以立即得到評價反饋,還能讓多個學生參與一個學生的作業評定,學生間互評多份作業,讓學生的參與度更大,而且能從比自己好的學生中學習優點,并幫助在某些方面不如自己的同學,提升效率和成績。
//d1.sina.com.cn/201811/09/1533450.gif
關于行業壁壘,也是讓學樂云如此有底氣的原因,陳冬華解釋到,目前市場上的很多平臺和應用是集中在內容或某一項,屬于小而美,但小而美只能針對C端,而C端的門是關閉的,政府采購卻需要大而全,不是小而美,所以打通教育各環節之間以及所涉及資源,才可以真正解決更普遍的教育問題。陳冬華還認為,有效的教育平臺或解決方案應該是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和動力,讓學生自己愿意主動學習,并不是只去解決學習中的一個問題。這兩點是打造學樂云教育生態商業化的最主要原因。
陳冬華很看好教育行業的未來市場,最難的時間已經過去了,現在迎來了春天,因為現在少有企業符合教育信息化2.0,但未來,這個領域將有爆炸性增長,也許究竟是信息化1.0還是2.0很多人區分不出來,但無需著急,最終符合政策和市場發展規律的好平臺好產品終會脫穎而出。”
談及學樂云的新規劃和布局,陳冬華介紹,目前學樂云團隊的研發人員比重在50-60%,未來也不會減少,2019年的重中之重是增加渠道的比重,每個省會建立辦事處,大約每個辦事處有150-200人,大的省份會多一點。2019年學樂云將覆蓋全國,堅持提供云服務。他也堅信,教育信息化2.0在十三五期間會完成,也會給綜合素質評價、教育管理提升帶來巨大幫助,教育評價體系會產生巨大變革。
XuYiedu.cn聲明:此消息系轉載網絡,XuYiedu.cn(盱眙教育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不代表XuYiedu.cn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