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社會各界對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孰優孰劣有諸多爭論。有人認為應試教育帶來一波波瘋狂的“擇校熱”、“補習熱”等浪潮,孩子的身體素質下降,也缺乏創造力。也有人認為素質教育評價體系不明晰,在人才選拔上有失公允。
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有何差別?在當前以應試教育作為選拔人才的主要方式的背景下,如何處理好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的關系,讓孩子減負的同時,也能取得好的學習成績,并得到全面的素質發展?
在線教育平臺米樂教育創始人兼CEO劉瓊有著自己的想法。他認為應試教育是單純以結果為導向、以提升學生應試能力為主要目的教育方式。它的特點是學生以出版社出版的課本為準進行學習,以升學率高低檢驗學校教育質量、教師工作成績及學生學業水平。
素質教育是以提高受教育者諸方面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它尊重個體差異,在注重智育培養的同時,也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個性發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等培養,旨在全面提高國民素質。
“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雖有差異,但并不是站在兩個對立面上。素質教育是對應試教育的有效補充,兩者之間也有相互交融的地方。”劉瓊表示。
劉瓊以米樂教育為例。他表示,“不少學生在米樂學習英文課程。英語算應試科目,但學生在上英語外教課時,不僅可以學到英語語言知識,也能夠了解到西方的文化習俗。同時,老師會根據孩子的個性化需求,調整上課方式,比如有的老師和學生都喜歡音樂,老師就教孩子用音樂‘唱出’英語;有的孩子喜歡繪畫,老師就讓學生把學過的內容‘畫’出來。這種教學方式并不是填鴨式的,而是啟發式的。”
短期內,應試教育作為一種相對公平的人才選拔方式不會改變,在國民基礎教育普及階段,應試教育也有著省時而且高效的優勢。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如何處理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的關系呢?
“我們說應試教育的不好,是不認可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不認可學生題海戰術式的復習方式,不認可重復性的課堂作業。”劉瓊認為,“應試教育也可以是素質性的,老師的教學可以變得生動有趣,變得啟迪人心的,但這需要老師多花心思,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也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文章來源:市場導報)
XuYiedu.cn聲明:此消息系轉載網絡,XuYiedu.cn(盱眙教育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不代表XuYiedu.cn立場。